能源:地缘局势反复,扰动能源市场
截至3月25日,国际油价WTI和Brent结算价涨跌不一,但整体仍延续反弹态势,WTI主力合约结算价69美元/桶,跌幅0.16%,Brent2505合约结算价73.02美元/桶,日涨幅0.03%。HH天然气报收3.9美元/MMBtu,下跌0.13%;TTF天然气报收41.555欧元/兆瓦时,跌幅2.79%。国内动力煤市场仍承压,鄂尔多斯、大同和山东地区主流市场价格均下行,仅榆林Q6000大卡主流市场环比上涨5元/吨。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仍旧围绕地缘因素运行,3月24日美俄在沙特会谈后表示将发布联合声明,进一步推动俄乌和谈的进程。但是欧盘时间俄方表示由于乌克兰表现坚定立场,联合声明并未达成,地缘预期反复,油价上行。而后续美国白宫发布了当天的美俄和美乌两场双边会谈的成果,其中涉及黑海停火和停止互相攻击能源设施,声明发表后,油价转为下行,最低至68.52美元/桶(WTI),但最终转为涨势收归跌幅。近期油价虽仍受关税威胁、增产预期和宏观风险利空影响而承压,但制裁和地缘因素形成短期驱动,油价显现回升态势,预计短期或仍有上行空间,但4月面临关税和增产威胁,中枢仍将进一步下行。气价方面,气温回升叠加地缘缓和,使得欧洲天然气市场承压,HH天然气也受需求走低影响,低库存支撑下短期或将维持震荡态势。而国内动力煤市场整体承压,需求向传统淡季过度,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支撑,但陕西榆林地区部分煤矿受有下游补空刚需释放影响销售回暖,坑口价格略有上探。
农业:外围利空叠加需求不畅,国内粮油缺乏支撑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3月25日全国小麦均价2393.75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下跌2.25元/吨;玉米均价2193.28元/吨,较上一工作日跌2.87元/吨,跌幅0.13%;全国一级豆油821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49元/吨,幅度0.59%;棕榈油现货港口24度均价为9458.75元/吨,较前一个工作日跌181.25元/吨,环比变化-1.88%。当前阶段国内粮油板块缺乏明显支撑点,外围利空加国内需求不畅导致国内外均呈现小幅跌势。国内主粮消费缓慢,玉米小麦均呈小幅修正状态,等待需求向好;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开始启动玉米新季种植,较快种植进度对未来价格产生压力,国际间贸易方面,欧盟进口增长(截至23日进口量同比增长12%),但难抵消国外期现双双下滑的现实。市场关注美国和俄乌之间的协议,确保黑海货船安全的消息将支撑俄罗斯及乌克兰粮食化肥等农产品的出口前景有所改善,但实际从小麦出口来看,运输安全问题体现在出口数量方面影响不大,真正因素应该关注俄罗斯国内出口政策与国际价差。天气方面当前对粮食暂无不利影响。大豆方面,国内需求持续不振,价格暂持稳;国外南美有望丰收,豆价承压下行,同时买油卖粕套利活跃,提振了豆油价格,需要注意马棕油走低加上国际原油走势不振,将限制涨幅。油菜籽受豆油和欧洲盘面支撑略有上涨。3月以来,马来西亚棕油出口减少8.1-8.5%,昨盘小幅收跌,中国国内棕油供需宽松,难现强劲利好支撑,持续高价对需求方存在压力。
化工:PVC期价小幅反弹,市场多空交织或维持区间震荡
3月25日PVC期货主力合约收盘5127元/吨,日涨幅0.59%。现货市场跟进有限,区域间涨跌分化,华东SG-5主流报价4900-5050元/吨,华南SG-5报4980-5070元/吨。
近日PVC受春检及库存去化推动反弹。供应端集中检修预期较强,短期供应压力或边际缓解形成利好,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截至3月20日,PVC粉整体开工负荷率为76.57%,环比下降0.97个百分点;其中电石法PVC粉开工负荷率为80.85%,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乙烯法PVC粉开工负荷率为65.53%,环比下降3.19个百分点。但后续存在新增产能投产,中长期供应压力仍存。需求端,PVC下游工厂生产积极性不高但出口较好。1-2月份PVC粉累计出口61万吨左右,同比大幅增长。供需改善下库存去化,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样本生产企业PVC粉厂区库存为46.98万吨,较上期减少0.442万吨但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成本端无明显波动,山东地区当前电石到货价3070-3140元/吨,较上周均价持平,价格整理为主。展望后市,PVC基本面缺乏足够上涨驱动,中长期供需矛盾仍存,短期或维持区间震荡,后续关注出口订单持续性及新增产能释放。
金属:纽交所铜期货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COMEX铜期货主力合约盘中上涨至5.2285美元/磅,突破去年5月20日创下的5.199美元/磅的高点。今年以来,COMEX铜期货主力合约已累计上涨约30%,导致COMEX铜与LME铜之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差。长期以来国际铜价震荡走强主要源于全球铜矿资本开支的持续收缩,自2013年以来全球主要铜企整体资本支出增速见顶后,连续多年均维持在5%的低位水平,2019年以来尽管铜价持续上行,但铜产量复合增速降至不足1%。另外,智利、秘鲁等主要国际矿山品位的下降也成为限制铜矿继续扩大资本支出的主要问题,并抬升了铜的整体开采成本。这也令全球铜供应呈现偏紧态势。短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尤其强调了对进口铜加征高额关税的潜在可能,令美国市场担忧未来铜供应的进一步收紧,美国期铜价格也自今年1月以来不断上涨,并相对伦铜价格大幅升水,截至3月25日,美期铜和伦铜近月合约价差已经达到每吨逾1400美元的历史高位。这一巨大价差也令跨国交易者看到了套利空间,根据摩科瑞金属估计,约有50万吨铜正运往美国,将对未来铜价的上行形成进一步的现货端支撑。
1.财联社:美国亚特兰大联储银行行长博斯蒂克表示,他预计未来几个月抗通胀进展将放缓,因此现在预计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前仅会降息25个基点。他之所以预计今年可能只降息一次,主要是因为他预计通胀走势将非常不稳定,不会以明确的方式大幅向2%的目标迈进。他现在预计,美国通胀率将在2027年初的某个时候回到美联储2%的目标。早先一周亚特兰大联储对美国一季度经济预测尽管较-2.5%有所上调,但仍是负增长预期,这与博斯蒂克目前的观点存在矛盾,虽然今年票委中没有博斯蒂克,但其对通胀的表态或暗示当下美联储利率决策可能存在重大问题。
2.美国3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92.9,低于前值100.1和预期值94;其中,谘商会消费者现况指数134.5,较前值136.5下滑,消费者预期指数65.2,远低于前值72.9。受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问题和关税威胁担忧,美国消费者对未来预期信心进一步下滑,远低于80阈值的衰退风险水平,但实际经济韧性仍存。
3.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开钻。据中新社报道,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3月24日发布消息称,我国首口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井,当日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开钻。项目预计4月试注运行,预计10年累计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超100万吨,同时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驱动原油增产达20万吨。
1.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指出,亚洲仍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中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心。2023年,亚洲在全球中间品贸易的占比为41.17%,远超过欧盟的25.5%和北美的15.12%。自2017年以后全球中间品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开始超过北美。2023年全球中间品贸易对中国的依存度为16%,而对北美为15%。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后,不仅没有提升美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相对地位,美国与中国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重要性的差距反而不断拉大。(证券时报)
2.全美多行业高管当地时间24日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举行的听证会上警告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可能会适得其反,该计划依赖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费用,这一做法将对美国本土船舶运营商、出口商以及相关就业等造成冲击。上述计划已在美国海运业引发强烈反弹。因为它威胁到的正是那些能为特朗普“重振美国造船业”计划带来订单的航运公司及其客户。(环球网)
3.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7691-2018)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氢燃料发动机测试循环和排放限值与点燃式发动机一致,整车排放限值与LPG双燃料汽车发动机一致。
4.欧洲专利局去年收到中国专利申请数创新高:欧洲专利局25日发布的2024年专利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收到来自中国的20081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0.5%,达到历史新高。(新华社)
5.3月中旬钢材社会库存由升转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3月中旬,21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085万吨,环比减少37万吨,下降3.3%,库存由升转降;比年初增加426万吨,上升64.6%;比上年同期减少319万吨,下降22.7%。
6.印度考虑对55%的自美国进口商品削减关税:印度对削减55%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持开放态度,这些商品目前的关税税率从5%到30%不等。特朗普的全球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将影响印度对美国出口总额的87%,价值660亿美元。对原产于美国价值超过230亿美元的商品,印度准备大幅降低、甚至有些完全取消关税。(华尔街)
7.壳牌公司考虑部分或全部关闭其在欧洲的化工部门:能源巨头壳牌公司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其全球所有化工部门进行评估,该公司在欧洲的各化工分支机构可能面临部分或全部关闭。据了解,目前在欧洲,壳牌在德国莱茵兰、荷兰莫尔迪克和英国莫斯莫兰运营大型化工综合体。壳牌公司表示,欧洲的“市场条件非常严峻”,能源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网络成本都很高。(央视新闻)
8.高盛首席政治策略师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在报告中指出,对等关税虽可能覆盖绝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但具体税率尚不明朗。他警告称:“初步关税声明倾向于给市场造成负面惊吓”,原因有二:第一,政府官员明确表示,即将公布的税率将作为谈判筹码,初期可能提出更高税率。此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税时,就曾两度出现“先高调宣布、数日后撤回”的操作。第二,高盛调查显示,三分之二受访者预期平均对等税率为9%,但高盛预计最初提议的税率将高于调查结果,可能接近市场参与者预期的两倍。高盛基准预测认为美国实际关税率将升10%(目前已升3%),风险情景下或达15%。
9.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指出,各有关责任单位要聚焦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目标,认真落实本通知要求,全面、深入分析电力安全治理薄弱环节并追根溯源、找准病灶,不避重就轻、不弄虚作假,在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技术保障、增强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及时消除漏洞、补齐短板。
3.28:美国2月核心PCE指数
3.31:中国官方制造业PMI
每日能源、化工、农业、金属等板块全解析。热点聚焦关税调整、俄乌局势等,政策解读美联储动向、进出口数据、国内双碳政策演变。请订阅《大宗产经》,每日精准解读,助您把握投资先机。
了解更多市场报告,可进入卓创资讯报告中心https://vip.sci99.com ,搜索报告、申请试阅,客服专员将为您发送报告样刊。